口干漱水不欲咽者,若见表证,鼻衄,为邪热在经。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,不再录。
非人参白虎,不能化斑。此与里恶寒不相类。
余谓初学医者,先熟药性,次明经络,再识病名,然后讲解脉理,以证其所生病。 衄,烦而后渴欲饮水,水入即吐,先服五苓散,次服竹叶石膏汤。
阳明脉浮而涩,浮则胃气强,涩则小便数,浮涩相搏,大便则难,其脾为约,少阴四逆,小便自利,或色白,为虚寒,四逆汤,或真武汤去茯苓。 一法频与理中丸。
但见真寒,直救真寒。所以仲景有云发热,不恶寒而渴者,其理可见温病也。
少阴下利干呕,脉微,白通汤;下利不止,干呕而烦,厥逆无脉,白通加猪胆汁汤。 热聚于胃,其苔为之黄矣,宜承气汤下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