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方歌】琥珀碧玉用六一,黛珀同加研极细,灯心汤调服三钱,组成:用砂烧酒壶两个,盛多半壶烧酒,先以一壶上火令滚无声,倾去酒,即按在破伤疮口,拔出黑血水,满则自落;再以次壶仍按疮口,轮流提拔,以尽为度,其证立愈【方歌】溃疮误犯马汗伤,焮痛紫肿疮四旁,急砭肿处出紫血,乌梅嚼烂涂敷良。 自拄骨下行腋中不见者,长四寸。
[14]从上脘上行,在两岐骨下二寸,巨阙穴也。【注】[1]瞳人干缺内障,初患之时,忽因疼痛难忍,细看瞳人现出缺形,或左 或右,或上或下,缺而不圆,瞳人之色,黑白不定。
【注】此证名多,治不一法。[1]岐骨者,即两凫骨端相接之处,其下即鸠尾骨也。
[2]若肿痛已除,伤痕已愈,其中 <1>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。 若头面伤,其血不止者,急用此药调涂颈上周围。
[3]大针者,即古人之燔针也。[2]主治偏正头疼,面目浮肿,疟疾寒热,身体发热,汗不收, 目翳视物不明,齿蠹朽痛,鼻中流血不止。
[56]从承山斜行,足外踝后上七寸陷中,飞扬穴也。[9]清净廓即泽廓,三焦者,阳相火也,蒸化水壳,为决渎之官,故名清 [10]会阴廓即山廓,包络者,阴相火也,根据附于心为臣使之官,故名会阴条文:瞳人水廓黑睛风,天廓白睛部位同,内眦火雷外山泽,上下胞属地廓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