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条是少阴阳明并病,而脉症俱是少阴。真武汤为少阴水气设,而太阳之汗后亡阳者亦用之。
此从风池而入,不上干于脑,而下行于背,故头不痛而项背强也。桂枝汤无麻黄开腠理而泄皮肤,有芍药敛阴津而制辛热。
阴盛者属阴经,则下利属虚寒,如少阴病吐利及发热者不死,少阴病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不恶寒而面色赤,用通脉四逆者是也。服桂枝汤,大汗出、脉洪大者,与桂枝汤如前法。
后人论方不论症,故反以仲景方为难用耳。每篇各标一症为题,看题便知此方之脉证治法矣。
”岂以至坚至重之质而能发散哉?动气在右,下之,则津液竭,咽干鼻燥,头眩心悸,宜竹叶石膏汤。
继而不疼者。今伤寒家皆曰仲景治温治暑,必另有法治,今遗失而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