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之则毒甚,攻之则气已虚,危证也。盖《金匮》所言,乃因其人命门火衰,不能蒸动肾水与脾胃中谷气,以上达于肺,故上焦失润而渴。
东垣谓∶痞,但满不痛。按《伤寒论》少阴、厥阴篇,俱言恶寒,而太阴篇无之,阙文耳。
玄妙散∶人参、枳壳、大黄、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甘草。盖脑液下渗也,俗名脑漏,防风汤。
熟若仍其虚火之名,而明夫不可用寒凉之故、之为,实而可信哉。若饮食衰少不足之证,见下劳倦篇。
病后汗常出,察其人精神饮食日增,是余邪欲散也,不须治之。皮向东南者,煎浓汤调服。
身中血气为三者之邪所闭滞。此证先湿伤脾,后燥伤肾,故曰脾传肾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