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大小眼角属心与小肠,二经之元阴不足,元阳之气便盛而为病,即为客邪,不必定要风寒闭塞而作,才为客气。仲景以此方治心下痞满,按之濡者。
有因胃阳不足,中寒顿起,蔽其下行之机者,法宜温中降逆,如理中汤加吴萸、半夏之类是也。 曰:凡阳虚吐血之人,言语无神,脉息无神,面色无神,气衰力竭,困倦喜卧,不思饮食,咳多清痰,又须审察上、中、下三部,何处病情独见,便可按法治之也。
虚人加入生脉散,甚则再加黄芪二钱。冬寒因暑而发之暑病,即伏邪温热,当求本门法治,不在此列。
从外而致者,苦寒、清凉、升解俱可治之,若此论者,只宜甘温微寒,从阳养阴以调之,内外之法,至此详矣。殊不知因于风者,真中风也。
阴虚之逆血者,由于阳气独旺,阳气过旺,势必上冲,冲之过节,血亦因而外越,如今人之丈夫酷烈,而妻不敢安其室也。与冬伤于寒,夏必病暑之暑不同。
由是言之,其人肾气不虚,腠理又密,而触冒严寒杀厉之气,寒邪不能入肾,直袭足太阳膀胱寒水之经。以是推之,则人之正气不能不固也明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