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盛,可知为阴虚之病脉;阴盛,可知为阳虚之病脉矣。少阴病吐利,手足厥冷,烦躁欲死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
溏即水谷不别之象,以瘕作解者谬矣。 厥阴病,渴欲饮水者,少少与之愈。
阴主藏,藏气实而不能入,则还之于府。理中者理中焦。
小便已,洒洒然毛耸,手足逆冷,小有劳,身即热,口开,前板齿燥。今调和而不微,是脉有胃气,胃实可知也。
发热而微,表当自解矣,热利脉弱,里当自解矣,可不服白头翁而待其自愈也。少阴病但欲寐,二、三日以上变生心烦不得眠,是阳邪乘阴,阴不能静也,宜黄连阿胶汤,清阳益阴也。
凡能食不呕,是三阴不受邪。心下硬,已见胃实之一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