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补汤,主治痢疾无实证可据,及年迈体羸者。因思曰:尝令与进方人五品官,不见除授,何也?
若视此方专为伤寒之阳明症立法,则为固执不通。 《周礼》秋有疟寒疾,即风寒感于卫之意。
西北曰厉风,乾气所生,一曰不周风。推其源,多起于梦中遗精,忽觉而提其气以留之,不能复位,发泄不畅,当心气下降而便溺,败精欲出而不能出,故小便痛甚,此受病之根也。
又窃通评虚实论之意,以三焦隔绝,津液不行,由忧患则气结为噎膈,分反胃噎膈为二门。若真阴损伤之咳者,阳气必盛,阳盛亦上干清道,亦看损于何脏何腑,即在所发之处求之,用药自有定见。
气不足:所现脉息、声音、面色、饮食、起居,一切无神。又曰:故风寒在下,燥热在上,湿气在中,火游行其间。
若见舌苔干黄,津液枯搞,口渴饮冷,脉息有神,其人烦躁,即身冷如冰,一概不究,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,百发百中。使正气充足,则百病无由而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