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之精主于肾,肾属水,其色玄,故瞳子内明而色正黑。故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;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。
阳虚之人,由于气不足不能统血,血行郁滞缓慢,体温常偏低。筋伤则纵缓不收,手足无措,其若不能容者。
何以其痛之移也?人肥则腠理致密,邪不得泄,留为热中,故目黄;人瘦则肌肤疏浅,风寒犯之,阳气易泄,泄则寒中而泣出。
其脉环阴器,故泾溲不利,阴缩而肿。又如脾虚浮似肺,肾小浮似脾,肝急沉散似肾,此皆工之所时乱也,惟从容而后得之。
手少阴之脉,下膈络小肠,足少阴之脉,络膀胱,贯肝膈,故为腹胀闭,上下不通,则心肾隔绝,此少阴之终也。虚者,不足之称,不足者犹可补,故曰从。
今气上迫肺,则阴邪遏绝阳道,心气不得下行,故胞脉闭,月事断矣。风寒湿气,客于外分肉之间,迫切而为沫,沫得寒则聚,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,分裂则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