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曰:在天为气,在地成形。自岭以南,地毒苦炎,燥湿不常,人多瘴疟。
又岐伯曰:西方生燥,燥生金,金生辛,辛生肺。 夫病人干咳,乃血虚肺燥之验。
法宜大补元阳,交济心肾为主。 又经脉篇曰:足阳明血所生病者,口㖞。
亦非外中于风尔,由乎将息失宜,而心火暴甚,肾水虚衰,不能制之,则阴虚阳实,而热气怫郁,心神昏冒,筋骨不用,而卒倒无所知也。阳明气至则啮齿,肾虚肝热则搐搦,脉来滑数无神,滋少阴,理阳明,化湿热,清留热,顺其性以调之。
又阳燠既泄,则使人本气不坚,阳不下降,常浮于上,故病者多上脘郁闷,胸中虚烦。答曰:此阳虚为阴所蔽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