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入一寸,灸五壮。爪甲青为阳气衰者,不治。
雍正癸丑,疫气流行,抚吴使者属先生制此方,全活甚众,时人比之普济消毒饮云。中部法人,主奔豚气《病源论》曰∶贲豚气者,肾之积气。
吾得而譬之于弩,弩之为物,有倚伏,有感触,有交会。若阳气衰,阴气盛,寒邪在里,口中和,无热而背恶寒者,属少阴也,宜温之,附子汤主之。
自此以后,烦躁作渴,或不大便,即是阳经传入阴经之热症也。昼三夜一,中间鬲食,则汤气溉灌百脉,易得药力。
刺入五分,灸三壮。舌黑而干者,津枯火炽。
翕翕发热者,若合羽所覆,明其热在外也,故与桂枝汤汗以散之。至邪从外解,则断无之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