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阳明二日发,八日衰,厥阴至六日发,十二日衰,则六经皆自七日解,而十二日愈。风寒本自相因,必风先开腠理,寒得入于经络。
如头项强痛,即痉之一端,是太阳之血虚,故筋急也。动气在上,发汗则气上冲心,桃根汤。
此阴常在,绝不见阳。脉浮缓下,当有发热、恶寒、无汗、烦躁等证。
太阳病有身痛、身重、腰痛、骨节疼痛、鼻鸣干呕、呕逆、烦躁、胸满、背强、咳喝、汗出恶风、无汗而喘等症,仲景以其或然或否,不可拘定,故散见诸节,而不入提纲。阳结、阳微之别在食。
不得卧,但欲起,在二三日,似乎与阳明并病。虽不发热恶寒,亦木实金虚,水气不利所致。
然阴阳互根,烦为阳邪,烦极致躁,躁为阴邪,躁极致烦。此热多是指发热,不是内热。